•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十五)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0-08-03 16:12:00
  • 修改时间: 2020-08-03 16:29:26
  • 阅读量: 1058

广东敏试教育从自己整理的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题库中精心挑选了: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十五)与大家分享,赶快测试一下吧。也可以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们,大家一起讨论哦。广东敏试教育衷心祝愿大家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早日考取到心仪的职位。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施工蓝图”是( )。

A.教育方针 B.教材 C.课程标准 D.课程

2.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

A.课程类型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3.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4.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品德课、艺术课,属于( )。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通识课程

5.下列属于按照课程内容固有的属性分类的课程是( )。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必修课程

6.课程资源的核心是( )。

A.教师 B.教材 C.学生 D.学校

7.师生关系、校风和学风等属于( )。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综合课程 D.选修课程

8.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强调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把它作为( )。

A.选修课程 B.必修课程 C.地方课程 D.校本课程

9.心理的发展顺序与学科的知识逻辑顺序反映在课程类型上主要表现为( )的关系。

A.必修课与选修课 B.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

C.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D.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

10.从课程的呈现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 )。

A.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B.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C.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D.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1.我国初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是( )。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C.以分科课程为主 D.实践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

12.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布鲁纳 B.布拉梅尔德 C.巴格莱 D.多尔

13.“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 )。

A.唐宋时期 B.春秋时期 C.明清时期 D.元朝时期

1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把课程分为( )。

A.地方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知识性课程 D.社会中心课程

15.以下课程属于根据课程任务进行分类的是( )。

A.学校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学生中心课程 D.基础型课程

16.为了解决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很多班级采用小组式学习模式,有利于同学之间互助学习,这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 )。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创造学习

17.在世界各地,课程改革是教育界最迫切关心的问题,也是当前关于教育问题讨论的重要主题之一。下列关于课程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课程改革的本质是强制

B.每一个人都是课程改革的动力

C.课程改革应根植于实施的组织和结构之中

D.课程改革呼唤“合作文化”

18.下列关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B.为了学生的青春期发展

C.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D.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9.根据课型的不同,教案编写所关注的要点也有所不同,王老师在编写教案时更加关注各个教学环节的过渡与衔接,并且准备了突破重难点的有效实施,王老师所备的课型属于( )。

A.实验课 B.复习课 C.习题课 D.新授课

20.在各国中小学普通使用的课程类型中,( )加强了学科之间、学科与社会、学科与学习者之间,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看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经验课程 D.选修课程

21.关于我国新课程体系改革,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省级、市级、县级四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B.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C.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革教师实践和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

D.改革课程实践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过程,关注发展,为了体现这个基本理念,下列做法中,教师不可采取的是( )。

A.调整教材单元之间的顺序 B.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

C.删减教学内容 D.布置高难度的课后练习

23.广州某校学生在看了一部关于“粤剧”历史的电视剧后,向学校提出希望老师能够向他们介绍相关的内客,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让“粤剧”这种传统的广东本土艺术形式被学生认识和了解,该校校长聘请专业粤剧艺术家开发了“粤剧的历史和形式”这门课程供学生学习。该课程属于( )。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学生课程 D.国家课程

24.能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25.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 )。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一般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从课程开发主体来看,课程可以分为(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社会课程 D.校本课程

2.下列属于新课改三维目标的有( )。

A.知识与品德 B.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我国的中小学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 )。

A.课程目标 B.课程计划 C.课程标准 D.教材

4.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应突出体现( )。

A.普及性 B.强制性 C.基础性 D.发展性

5.课程计划主要由( )组成。

A.学科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6.依据我国的中小学课程管理的层次,课程分为(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基础课程 D.学校课程

7.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构成包括( )和劳动技术教育。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8.新课改背景下,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发展性

9.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包括( )。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发现学习

三、简答题

1.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2.简述新课程结构的内容。

四、案例分析题

【材料】

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出现了一种争论。一方认为,既然普及义务教育阶段是用纳税人的钱办教育,学校应该为所有的学生提供相同的课程,不应该有所区别,只有这样,才是公平的。而另一方认为,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于他们特色的课程,才是真正的公平,学校应该加大学生选择的力度,多开设选修课,甚至应该将学校课程变成“超市式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搭配。

问题:请问上述争论反映了教育中的什么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课程标准属于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施工蓝图”。

2.A【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课程类型”的基本概念。

3.B【解析】最早采用“课程”一词的是斯宾塞,他从指导人类活动方面的诸学科角度来探讨知识的价值和训练的价值。

4.B【解析】综合课程是指采用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的课程,品德课和艺术课都属于综合课程。

5.C【解析】按照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种类型。

6.B【解析】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其中,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7.B【解析】从课程的呈现方式进行划分,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其中隐性课程是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

8.B【解析】新课程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

9.B【解析】略。

10.D 【解析】略。

11.B【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三条明确规定:“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12.B【解析】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亦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中心编制的理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

13.A【解析】“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五经正义》“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能见到“课程”一词的最早使用,但这里所说的课程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

14.A【解析】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课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15.D【解析】按照课程任务,可以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以及研究型课程。其中基础型课程以“三基”(读、写、算)为中心培养学生基础学历,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16.B【解析】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学习策略,由2~6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成绩,获取小组奖励。

17.A【解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的本质不是强制。

18.B【解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包括:(1)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2)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3)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4)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19.D【解析】新授课关注的要点:(1)抓好教学各环节的过渡、衔接;(2)写明有效措施,便于突破难点。

20.B【解析】综合课程改变了学科课程封闭性的缺陷,加强了学科之间、学科与社会、学科与学习者之间,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

21.A【解析】新课程改革下的课程管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22.D【解析】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应遵守的要求包括:(1)课外作业要符合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的要求;(2)作业的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指定完成时间。

23.B【解析】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实施为前提,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特色为目的,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24.B【解析】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它展示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25.A【解析】1949年,拉尔夫•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该书被公认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对课程理论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

1.ABD【解析】略。

2.BCD【解析】略。

3.BCD【解析】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4.ACD【解析】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应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5.ABCD【解析】略。

6.ABD【解析】略。

7.ABCD【解析】略。

8.ABC【解析】新课程结构的基本特征包括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9.ABC【解析】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活动方式和手段;

(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

(3)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

(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5)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

(6)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

2.【参考答案】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案例分析题

【参考答案】

(1)上述争论反映了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本世纪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享有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最后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2)反映了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还受到了环境及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自主选择的方向的影响。在教育工作中发现和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3)反映在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上:①以学生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现代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将定位于未来社会人才的素质结构。使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开拓创造性,不仅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而且要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并为接受终身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②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类型结构单一的状况,设置多样化的课程类型,除学科课程外,还应开设综合课与活动课,同时给予选修课和地方课程以更大的空间。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推荐阅读】

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汇总[六月]

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十三)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十六)

下一篇: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十四)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