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考生及时巩固知识点,圆梦教招,广东教师招聘网准备了:2020年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练习题(23) 方便大家练习,温故而知新,愿各位早日梦想成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单选题】
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说明教学要遵循( )原则。
A.循序渐进 B.理论与实践结合
C.启发性 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2.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3.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者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改变都会导致原有法律关系的( )。
A.消失 B.变更 C.消灭 D.产生
【多选题】
4.皮亚杰认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点有( )。
A.多维性 B.自我中心性 C.可逆性 D.集体独白
【判断题】
5.学生的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解析】“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的意思是读书不思考的人,要教他们去思考,而经过自己的怀疑、思考、辨析,最终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这样就是学有所获。这体现了教学中的启发性原则。
2.D【解析】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该书主要参考了桑代克等人的教育心理学著作,结合了我国的实验材料。
3.B【解析】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者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会导致原有法律关系的变更。
4.A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思维具有多维性、可逆性和动态性。BD项属于前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
5.√【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相辅相成的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
【推荐阅读】
(每日一练)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品德的发展》-广东敏试教育(7.24)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