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十一)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0-08-03 16:06:13
  • 修改时间: 2020-08-03 16:29:34
  • 阅读量: 1216

广东敏试教育从自己整理的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题库中精心挑选了: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十一)与大家分享,赶快测试一下吧。也可以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们,大家一起讨论哦。广东敏试教育衷心祝愿大家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早日考取到心仪的职位。


一、单项选择题

1.“性相近,习相远”中的“习”指的是( )的影响。

①禀赋 ②家庭环境 ③社会环境 ④教育环境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2.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荀子

3.“孟母三迁”说明了( )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

A.遗传素质 B.环境 C.学校教育 D.父母教养

4.“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5.“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这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可变性 D.个体差异性

6.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

A.成熟 B.遗传素质 C.环境 D.教育

7.下列( )的观点与其他人不同。

A.格塞尔 B.洛克 C.霍尔 D.威尔逊

8.在教育工作中谨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即教育工作要遵循人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体现了环境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B.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外铄论

C.校风、学风属于校园文化中的制度文化

D.“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10.提出“白板说”的是( )。

A.华生 B.洛克 C.卢梭 D.格塞尔

11.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是( )。

A.主观能动性 B.遗传素质 C.教育 D.环境

12.“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

A.外铄论 B.内发论 C.教育万能论 D.二因素论

13.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

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教育是今天的消费,又是明天的生产

B.从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

C.人是教育的产物

D.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15.青少年心理发展的( )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16.下列各种教育类型中,对个人发展具有加速的特殊功能的是( )。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自我教育 D.学校教育

17.亮亮擅长写作,每次他的作文都能被评为班里的优秀作文;明明的写作能力不强,但是他极具语言天赋,英语成绩位居年级前列。亮亮和明明二人各有其优势,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8.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个体的身心发展有八个年龄阶段,每个阶段构成社会交往方面和情感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婴儿阶段是信赖,学前阶段是勤奋,青少年阶段是自居等等。因此教育活动要分析个体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并“对症下药”。这主要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特征。

A.顺序性 B.互补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9.小明发现班上的同学都各有所长,比如小刚的身体素质非常好,是校篮球队的主力中锋;小军的数学分析能力非常好,在省级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等,小明发现的这种现象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

A.顺序性 B.稳定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均衡性

20.人性观是学习理论的基础,所谓人性观,通常包括人性的善恶和人性的获得两个方面,在人性的善恶问题上,有人主张性善论,有人主张性恶论,有人主张中性论;在人性的获得上,有人主张内发论,有人主张外铄论,有人主张互动论。以下关于人性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性内发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是个体对环境事物认识后的主动选择

B.人性互动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C.人性外铄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是个体受环境条件支配而被动形成的

D.人性中性论认为人们的本性主要是善的

21.天赋优异的儿童,比较容易成才,而存在智力缺陷的儿童教育起来就比较困难,这说明( )。

A.遗传素质可以决定人的发展

B.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C.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D.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

22.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23.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遗传素质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

24.办学宗旨、教育理念、校风校训等属于( )。

A.校园物质文化 B.校园制度文化

C.校园精神文化 D.学生文化

25.下列关于遗传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描述错误的是( )。

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物前提

B.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C.遗传素质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

D.遗传素质制约人的身心发展水平

26.对于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 )。

A.前提作用 B.决定作用 C.促进作用 D.导向作用

27.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28.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可以将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 )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教师

29.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素质 B.主观能动性 C.教育因素 D.环境因素

30.个体身心发展的( )要求教育必须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有区别、有重点地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不平衡性

31.( )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32.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叫做( )。

A.个体身心发展 B.个体身心变化

C.个体身心素质 D.个体身心发展变化

33.心理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可以加速或延缓,但发展的顺序一般不能改变。这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差异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34.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 )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A.威尔逊 B.格塞尔 C.华生 D.洛克

35.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角度来看,“树大自然直”的说法反映了( )观点。

A.多因素作用论 B.白板论

C.内发论 D.外铄论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人的发展可能性的因素有( )。

A.生产力 B.社会关系 C.环境 D.教育

2.“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与这句话一致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的表述有(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孟母三迁

C.蓬生麻中,不扶则直

D.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3.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有(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成熟机制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4.以下人物属于外铄论的著名代表人物的是( )。

A.荀子 B.洛克 C.华生 D.孟子

5.儿童个体发展的规律有(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6.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

A.环境对个体发展没有影响

B.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C.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

D.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

7.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

A.幼儿与少年的差异 B.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C.个体性格、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D.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三、简答题

1.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2.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四、案例分析题

【材料】

某老师说:“我们家各种专业的代表都有,我丈夫是体育教练员,我是语文老师,我父亲是会计,我母亲是裁缝,那么我女儿将来一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问题:请运用个体身心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以上案例。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性相近,习相远”的意思是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2.D【解析】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荀子就持这样的观点,他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改变人的本性。

3.B【解析】“孟母三迁”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

4.B【解析】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顺序,“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5.D【解析】题干描述了不同个体的发展差异,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6.B【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7.B【解析】洛克是外铄论的代表人物;ACD是内发论的代表人物。

8.A【解析】人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循序渐进地做好教育工作,但循序渐进不是消极地迁就学生,而是不断向学生提出高于现有水平且可以经过努力达到的要求,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9.C【解析】校风、学风属于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而不是制度文化。

10.B 【解析】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外铄论的一个典型代表,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人涂抹,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11.A【解析】主观能动性是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

12.B【解析】“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霍尔的观点,他过分夸大了遗传的影响,认为人的发展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后天的教育只能影响其发展的速度(如加速或延缓),属于“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13.D【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14.C【解析】“人是教育的产物”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有了教育万能论的倾向,因此是不正确的。

15.D【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根据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16.D【解析】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的独特的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及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功用;(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7.D【解析】题干描述了不同个体的发展差异,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8.D【解析】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制度是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及任务,而埃里克森提出的八阶段论,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任务,体现了阶段性的特点。

19.C【解析】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别,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中的个别差异性。

20.D 【解析】人性的中性论认为,人的本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

21.B【解析】遗传素质存在着个别差异,表现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感觉器官的结构和机能方面。这些差异是个性形成的生理基础,是人的个性差异的最初原因。

22.C【解析】孟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万物皆备于我心”。

23.C【解析】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4.C【解析】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办学宗旨、教育理念、共同愿望、道德观念、共有价值观、校风、班风、教风、学风、校旗、校歌、校徽、校报等。

25.C 【解析】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6.A【解析】遗传素质携带有族群特征基因,是我们的祖辈父辈为我们身心发展打下的基础,但它不是决定性因素,正所谓“性相近,习相远”。

27.C【解析】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28.A【解析】华生的观点认为儿童是可以随心所欲被人力塑造的,而忽视了遗传的作用。

29.C【解析】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30.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因此需要从实际出发,有区别、有重点的提出不同任务。

31.D【解析】略。

32.A【解析】略。

33.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34.A【解析】题干所述是威尔逊的观点。

35.C【解析】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树大自然直”的意思是:树的生长不用管理,长大来了自然就直了。引申意谓事先不用着急,到时候问题总可以解决。故该说法反映了内发论的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影响人发展的直接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而人是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也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影响。

2.AB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则直”及“孟母三迁”的故事,都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3.ABD【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包括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交互作用论。

4.ABC【解析】孟子是内发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5.ABCD【解析】略。

6.BD【解析】环境对个体发展有影响,但并不能夸大为环境决定论。

7.BCD【解析】幼儿与少年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属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它规定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计划性;

(3)学校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4)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参考答案】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2)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3)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4)个体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动力。

四、案例分析题

【参考答案】

材料中的这种说法不对。

(1)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四个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而且各因素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发挥作用的程度也不同。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而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个体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动力。

(2)就人的一生来说,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的。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只强调个别因素而忽视其它因素的作用。

(3)此说法的错误在于片面夸大了遗传的作用,是“遗传决定论”。遗传因素只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或物质基础,使人的发展具有了可能性,而要想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只能取决于后天的环境、教育及人的主观能动性。


推荐阅读】

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汇总[六月]

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十三)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十二)

下一篇: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十)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