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差异发展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0-07-25 12:02:02
  • 修改时间: 2020-07-25 14:03:43
  • 阅读量: 2888

学前教育对人格品质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差异发展。希望你成功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合格的幼教老师。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你提供丰富的笔试资料,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第六节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考纲要求:掌握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一、概述

(一)概念: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9.png

(三)功能:

1、适应功能

2、动机功能

3、组织功能

4、信号功能

5、保健功能

情感的发展

二、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情绪的易冲动性

(二)情绪和情感的

(三)情感的外露性

三、幼儿情控绪的发展

(一)情绪的社会化

(二)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四)情绪控制与掩饰的成分

四、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

(一)道德感的发展:

1、小班指向个别行为

2、中班掌握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

3、大班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

(二)理智感的发展

(三)美感的发展

五、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情

二、成人的情绪自控

三、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四、帮助孩子控制情续(转移法、冷却法、消退法)


第七节 幼儿个性的发展


考纲要求:掌握幼儿个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一、个性的概述

(一)概念

个性: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言语和行为两者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

(二)结构 

(三)特征

10.png

二、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意识。

特点:分离感、稳定的同一感

(二)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1、自我感觉(1岁前)

2、自我认识(1-2岁)

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

4、自我意识的各方面发展(3岁以后)

(三)幼儿自我认识的发展

1、自我评价:概念、发展年龄、特点

2、自我体验:概念、发展年龄、特点

3、自我控制:概念、发展年龄、特点

三、幼儿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

(一)幼儿气质的类型

1.胆汁质

2.多血质

3.粘液质

4.抑郁质

(二)幼儿气质发展的特点

1.稳定性

2.生活环境可以改变气质(掩蔽现象)

3.儿童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

(三)幼儿性格的发展

1.概念: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1)对现实稳定的态度

2)惯常的行为方式

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

2.结构

1)态度特征

2)意志特征

3)情绪特征

4)理智特征

3.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1)活泼好动

(2)喜欢交往

(3)好奇好问

(4)模仿性强

(5)好冲动

4.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遗传

(2)家庭

(3)幼儿园教育

(4)社会环境

(5)社会实践活动

(四)幼儿能力的发展

1.能力的概念

概念:人们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

2.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

1、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

2、出现主导能力的萌芽

3、智力发展迅速

四、幼儿个性倾向性的发展

(一)个性倾向性的概念

(二)幼儿需要的发展

(三)幼儿兴趣的发展


第八节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考纲要求

掌握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一、概述

(一)内容

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幼关系

社会行为:性别角色

道德发展: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

(二)意义(非重点)

社会性发展幼儿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幼儿亲子关系的发展

(一)亲子关系:父母与其亲生子女或继子女、养子女之间的关系。

狭义:依恋,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

广义: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二)1、发展阶段:           2.依恋类型

    1)无差别社会性反映(1-3)   1)安全型

    2)有差别行社会反映(3-6)   2)回避型

    3)特殊情感连接阶段(6-3岁)  3)反抗型

(三)1、民主型        (四)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

    2、专制型            1)父母的因素

    3、放任型            2)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

三、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

(一)同伴关系的概念

年龄相同或相近幼儿之间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二)同伴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

1、两岁前(物体中心、简单相互作用、互补相互作用)

2、3-6岁(3岁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4岁联系性游戏、5岁合作性游戏)

(三)同伴交往的类型

1.受欢迎型

2.被拒绝型

3.被忽视型

4.一般型

(四)同伴关系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1、同伴交往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2、同伴交往可以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3、同伴交往对儿童的社会性适应性及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4、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五)同伴关系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1、自身的特征(性格和外表)

2、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

3、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四、师幼关系

在教育教学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具情感色彩的人际关系

作用:1、对幼儿的学习和幼儿园适应发挥着重要作用。

2、对幼儿社会性各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

特点: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容易适应新环境

教育:发挥其机智、灵敏、兴趣广泛、善于适应环境的特点,控制其烦躁、不踏实的学习情绪。

发展阶段与特点

1、性别行为的产生(2岁)

2、性别行为的发展(3-6岁)

游戏活动

选择同伴

个性和社会性

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概念

亲社会行为是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

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

(二)形成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移情是幼儿道德认识发展的主要方面,产生的同情心是幼儿

道德情感发展的具体体现。

(三)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1、社会生活环境

2、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

3、移情

(一)概念

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最大特点是目的性。

(二)种类

反应型攻击性行为

主导型攻击性行为

(三)影响因素

1、父母的惩罚

2、榜样

3、强化

4、挫折

(四)矫正对策

1、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并注重成人的榜样作用

2、帮助幼儿重建自我认识,增强“我是好孩子的自信

3、减少环境中易引发攻击性行为的刺激

4、努力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运用恰当的惩罚方式

5、允许幼儿合理宣泄

6、家园合作,逐步转变幼儿不良行为

八、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

(一)突出问题:

1、任性

2、依赖性强

3、自私

4、不合群

5、胆小

(二)社会性问题

1.产生的原因

1)缺失

2)独特

3)家长与子女的关系

2.教养方式的特点

1)溺爱

2)过分保护

(三)教育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集体教育


第九节 幼儿的个体差异


考纲要求:理解幼儿发展中存在个体差异,了解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并能够运用有关知识分析教育中的有关问题。(客观题为主)

一、个体差异概述

二、适宜性教学

(一)概念: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二)类型类型:

1、智力差异(发展水平有差、类型有差、表现早晚有差)

2、性格差异(特征差异、类型差异、性别差异、学习类型差异)

(三)原因:

遗传型、环境因素、主观因素

二、适宜性教学

(一)适宜性教学:个体适宜、年龄适宜

(二)主要方式:

1、资源利用

2、补偿模式

3、治疗模式

4、个别化教育方案

5、性向与教学处理交互作用模式

(三)如何实施

1.幼儿园

2.教师

一、个体差异概述

(一)概念:个体之间在稳

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

括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

的差异。

(二)类型类型:

1、智力差异(发展水平有差、类型有差、表现早晚有差)

2、性格差异(特征差异、类型差异、性别差异、学习类型差异)

(三)原因:

遗传型、环境因素、主观因素二、针对个体差异的适宜性教学

幼儿园教学要做到适宜幼儿年龄及个别差异。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问题处理

下一篇: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一般发展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