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高中美术教案《艺术美和形式美》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0-12-01 17:19:54
  • 修改时间: 2020-12-01 17:19:54
  • 阅读量: 597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高中美术教案《艺术美和形式美广东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材依据

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6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

二、设计思想

从综合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中,区分出艺术美及引出形式美,进一步对艺术美和形式美深入学习和体验,再从艺术美和形式美回到学生生活,发现身边的美,从而培养审美的眼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能力目标】

能从对形象的感受进入形式分析,知道从哪些方面分析作品的形式美。

【德育目标】

让学生体验与感受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正确理解和把握美术作品中形式美。

【教学难点】运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

五、教法选择

讲授、提问、讨论、比较、欣赏

六、学法指导

比较、欣赏、讨论、交流

七、教学准备

制作电子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直观导入让学生欣赏“自然美、社会美”的图片及“艺术美”的作品,并判断其类别。

【提问】(1)请指出哪几件作品是体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2)罗丹的《欧米艾尔》,我们能不能用“漂亮”“好看”来形容这种作品的艺术美?

【讲述】《欧米艾尔》既不“漂亮”,也不“好看”,但给我们心灵和审美上的震撼。作品传递给我们一种“残缺美”或是“凄美”。

【提问】漂亮、好看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

【讲述】如果我们要掌握美术鉴赏的标准,那么我们必须要了解什么是艺术美和形式美。

(二)展开新课

1.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比较、分析)

(1)《开国大典》的摄影相片与油画作品比较:

摄影作品是真实的场面和形象——分散、零乱、主题不突出。

油画作品是经过改造后的艺术形象——庄严感、气势宏伟、形象典型、主题突出、鲜明。

(2)《欧米艾尔》(讨论、交流)

【讨论内容】请从社会、自然、艺术的角度来比较是“美”是“丑”,罗丹是如何使我们感到“艺术美”的?

【引导分析】

社会的角度——出卖肉体的妓女——是“美”还是“丑”?

自然的角度——风烛残年、浑身皱纹等特征——是“美”还是“丑”?

再由内容的“丑”指出艺术家独特的构思,艺术的角度和精湛的技巧所创造的形象,构思美(揭示社会的丑)。

使我们产生无限的联想及心灵和审美上的震撼,艺术美(社会丑和自然丑矛盾的对立统一)。

(3)《艾普色姆的赛马》(比较、分析)

通过马奔跑的连续摄影和油画作品相比,分析并感受艺术美在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

小结:艺术形象源于现实形象,而高于现实形象;艺术形象其实就是“典型形象”或“艺术典型”;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美的再现和美的表现,它是通过形式美表现出来的。

2.什么是形式美?

【作品剖析】:《雄视》(中国画,局部,潘天涛)

作品中的主角鹰被安排在画面的最顶端,与倒三角的山石形成险峻的感觉,左下角以松针呼应,产生视觉上的平衡;在语言运用上,山石的长线与鹰的墨块形成对比,其间以点来造成过渡。这一切构成了画面的韵律、节奏、对比与平衡形成对立与统一的变化。这一切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情景,是画家所创造的一种美术的形式美。

【提问】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有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语言元素:点、线、面、色及其所形成的构成形态变化。

《向正方形致敬》(油画,约瑟·亚伯斯)

全部用几何形色块的组成来形成其形式美。

(2)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及其所构成的审美意象?

《春雪》(中国画,吴冠中)

作品用水墨和宣纸来表现,使其产生了它独有的晕染和渗透效果,形成中国画特有的艺术美和形式美。

《老国王》(油画,鲁奥)

颜色很厚重,黑色勾轮廓,体现出油画特有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特征。

(3)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及其所构成的审美关系?

《空间中连续的独特形体》(雕塑,波丘尼)

雕塑的形象并没有五官和双臂,艺术家将这个人的每个运动步骤联系起来,创造出一个新的充满运动感的现代机械形象。尽管没有完整的五官,也没有双手,并非一个真实的人体,但它在这些变化中达到了视觉上的统一和谐,让我们从它的动态感觉到一种力量速度,它在人的视觉上造成的是一个快速行进中的人物印象。

美术的语言元素和手段还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运用才能创造出具有美感的形式。形式美就是以上三个方面相互融合的综合体。(讨论、交流)

【提问】观察生活,发现自己身边的美,说说它们符合哪些形式美的法则。

(三)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体会?

九、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和思想才能表现出来,最终使学生在美术的学习中得到教育和审美的享受。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案《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下一篇:高中美术教案《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