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高中语文教案《红烛》。广东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诗中的具体意象,学习诗中的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
2.在诵读诗歌时,能够读出节奏、轻重、情感。
3.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诗歌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能够深入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学习诗中的比喻、拟人、象征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阅读诗歌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三、教学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方法:
学生讨论法、ppt演示法。
五、教学设想:
先通过标题“红烛”解题,引出红烛是喜庆的象征,提出为何诗人用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做诗序,诗人用意是为何?带着问题引导学生去看作者的写作背景,明白当时作者的是以何种心情写下诗序就能更好的去理解诗歌内容。
再通过录音领读时,学生齐读并找出诗歌中的“三问”更好的去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并在最后总结时适当为学生拓展关于鉴湖女侠“秋瑾”的故事,加深对作者的爱国之情理解。
【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