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学数学教案111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3-20 19:03:40
  • 修改时间: 2022-03-20 19:03:40
  • 阅读量: 463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小学数学教案111。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历实践、探索的过程,知道平行投影、正投影的含义;

  能够确定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的特征;

  知道在不同时刻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的大小和方向是不同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想象、实践形成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探索不同时刻不同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规律:影子长的比等于物体高度的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论研究自然现象,引发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探索的欲望,提高学习兴趣,增进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平行投影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对平行投影的认识进行物体与投影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媒体:

幻灯片。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让学生在课前观察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自己总结出一些结论。

一、创设情景

  问题1:

  师:请看这幅图片,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什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陈述: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它由“晷面”和“晷针”组成。

  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慢慢地移动。以此来显示时刻。(看下图)

  设疑激趣:利用古代显示时刻的物体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引出课题

  问题2:

  师:太阳光可看成平行的直线,在阳光下,我们经常看见物体的影子,那同学们你们知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在一天中是怎样变化的吗?

  下面我们来看几副图片:(幻灯显示)

  (1) (2) (3)

  上面的三幅图是在我国北方某地某天上午不同时刻的同一位置拍摄的,请根据树的影子,判断拍摄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生:通过这几天观察,如果上午观察物体的影子,都是逐渐变短的一个过程,所以拍摄的先后顺序是:(3)(2)(1)。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正确;但是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呢?

  生:上午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逐渐升高,这里我们把太阳光线看成平行的直线,根据以前我们学过的几何知识,通过画图,显而易见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逐渐变短的。

  师:回答的很好;根据上面的总结,我们观看下面的图片,观察有什么变化?

  在我国北方地区,人们居住的房屋窗户大多是朝南的,中午某时刻室内的窗影在一年四季里会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生:夏天的时候影子是最短的,冬天是最长的,春秋次之。

  活动:学生有丰富的关于影子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结合经验想象自己的影子从早到晚是如何变化的(包括大小和方向)?并叫三个学生代表太阳、物体、影子,模拟太阳东升西落。得出结论:大小大;西北偏西正北北偏东东。

  教师总结: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面上留下它的影子,这种现象就是投影(projection)。

  太阳的光线可看做平行线的,像这样的光线照射在物体上,所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光线是投影线,地面或墙面是投影面。

  如上图,用一束平行光线竖直照射水平放置的三角尺上,投影线、三角尺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是平行投影。在这种平行投影中,光线是竖直照射在水平面上的。像这种平行投影又叫做正投影。

  现在大家对投影有了一定的`了解,再看下面这个图形,思考问题:[

  如图,正方体正面(R面)在V面上的正投影 。

  1.R面的正投影是什么图形?与R面相对的面的在正投影是什么图形?

  2.Q面的正投影是什么图形?与Q面相对的面的正投影是什么图形?

  3.P面及与它相对的面的正投影分别是什么图形?

  学生相应回答上面的问题。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案112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案110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