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初中语文《赵普》教案八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2-26 23:04:44
  • 修改时间: 2022-02-26 23:04:44
  • 阅读量: 268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赵普教案八。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体会三写鲁迅先生肖像在反映人物精神、气质上的作用。

2.通过"一面"的印象分析,加深对"一面"力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复习情况

1.听写部分生字、词。

2.提问: (1)"赫然"一词的含义?

--①引起"我"感情上的震动,油然而生敬意。

--②像看到一线光明,表明进步青年对鲁迅的信任。

(2)两次肖像描写的特征是什么?

--第一次:瘦。 第二次:瘦但精神。

二、继续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为了躲雨,"我"到了内山书店,无意中看中了一本鲁迅译的《毁灭》,由于手头拮据,因而买不起书。正当"我"左右为难的时候,原先坐在南首的那位先生走过来询

问:"你要买这本书吗?" 问1:"我"从陌生人的目光中感受到了什么?

--"……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此时,"我"的心暖融融的,仿佛受到长辈的爱抚。

问2:鲁迅并不认识作者,为何送书给他?

--表现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怀和支持。

问3:当他说:"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时,"我"以怎样的心情观察他?观察到了什么?

--"惊异","我"极力想猜出眼前的人是谁。在这种强烈感情的支配下,"我"开始重新观察这个人。所以,这次观察不仅有前两次描写内容重复出现,而且又比以前更细致,留给人的印象也就更深。

脸: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

头发:寸把长,直竖着。

胡须:隶体一字。

长衫:牙黄羽纱。

烟嘴:左手捏一支黄色的,一头己熏黑。

手:竹枝似的。

问4:作者反复突出他的"瘦",为什么?

--借以反映鲁迅把整个身心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我"对先生无限爱戴、敬仰之情。

问5:这一回,"我"终于认出眼前这个人,"我"的感受又是如何?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称同志--志同道合。 称朋友--感情深厚。 称父亲--崇敬爱戴。

称师傅--要学习他。 称战士--颂扬他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不息的精神。

从肖像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生形容憔悴,却依然战斗在革命的最前列,对青年人是那样的关心和爱护。面对那慈样而正直的目光。"我"万分激动,鼻子陡然一酸,像要哭出来,鞠了一躬,接过书向门外走去。刚才还如踩了棉花团一般,现在陡然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讨论: 1.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从什么地方表现出来?(学生讨论后,归纳。)

--为革命而忘我工作的人。(瘦)

--具有顽强意志和坚强信念的人。(精神)

--为人谦逊,对进步青年关怀、支持。(赠书,主动向"我"推荐别人写的书)

2.肖像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表现先生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

三、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请学生朗读。

问1:为什么四年来,每当遇到辱骂和踢打时,"我"总是昂起头?

--先生坚强的意志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时时鼓舞着"我",只要想到这些,心里就能感受到无穷的力量,生命中仿佛有了根支柱。

问2:"我"所感受到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于哪儿?

--来自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来自鲁迅坚强的革命意志,忘我的革命精神、诚挚的关怀和鼓舞。

问3:先生去了,为什么不是悲痛的时候了? --共同的理想还未实现。经过不断努力,最终实现先生的遗志,这才是对先生最好的祭奠。 小结:"我"的心理活动,反映了与先生相见的"一面",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信赖、爱戴、敬仰之情,以及踏着他的血的足迹继续前进的决心。

四、总结中心

学生讨论后,归纳。

通过对先生肖像、言行的描绘,赞扬了先生关怀、热爱进步青年的崇高品质以及坚定的斗争信念,表达了作者踏着先生的足迹继续奋进的决心。

五、写作特色

三次肖像描写: 抓住了鲁迅的肖像特征,由整体--局部,由粗线条勾勒--细致具体的描写,突出鲁迅的精神面貌。这三次均抓住了瘦的特点,借以反映鲁迅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他虽瘦但精神抖擞,突出表现了鲁迅顽强的意志。这样,既突出文章的中心,又大大丰富了题目"一面"的内涵。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二、三。

2.把研讨与练习四填在书上。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初中语文《赵普》教案九

下一篇:初中语文《赵普》教案七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