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学语文《郑成功》教案六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2-15 22:19:12
  • 修改时间: 2022-02-15 22:19:12
  • 阅读量: 325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小学语文《郑成功教案六。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备课时,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做了如下一些设想:

1、抓住内在的感情线索。抓住“奴役”一词感受台湾人民在侵略者压迫下的痛苦生活,体会“愤怒”;通过对郑军庞大舰队以及威武之师的想象感受“激动”;在郑军官兵与敌人的英勇作战中体会“痛快”;在台湾人民胜利的鞭炮声中感受“高兴”。

2、设置训练点,努力上出“语文”味。

(1)、在2、3小节的教学中突出朗读训练;

(2)、在第4小节的教学中通过文字进行想象,进行表达的训练;

(3)、第5小节主要练习抓住关键词进行复述,并且了解战斗场面的描写方法,进行模仿练习。

在实际教学中,情感的激发基本到位。其实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愤怒、激动、高兴、痛快等等情感体验中逐渐渗透的。这样的情感体验,比任何的说教都有用。

在语文训练中,第1、2项训练还算到位,而第三项练习因为时间关系没能完成任务,只完成了复述。看来对这些学生来说,真是贪多嚼不烂。每课设置一两个语文训练点即可,而且要适当的降低难度才行。

另外,课堂上还注意到了一些细节。比如第6小节高山族酋长特地送鹿皮和兽肉给郑军官兵,郑成功又回赠绸布和烟草,表示感谢。这里我让大家讨论:为什么郑成功要回礼表示谢意。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是为了搞好关系,有的认为是礼尚往来。我接着又问:如果是荷兰侵略者,他们会怎么做呢?通过比较让大家认识郑军官兵和荷兰侵略者的区别,认识到郑军官兵是收复领土,保家卫国的仁义之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课上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想,爱国主义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声情并茂的朗读;爱国主义教育不是苦苦的思索,而是情感的体验;爱国主义不是老师黑板上的大字,而是对课文的深入阅读,热烈讨论。

语文课堂上,爱国主义的渗透,最不需要的其实就是灌输“爱国”这两个字。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小学语文《郑成功》教案五

下一篇:小学语文《郑成功》教案七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