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初中语文人教版《济南的冬天》教案八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1-10-30 12:20:42
  • 修改时间: 2021-10-30 12:20:42
  • 阅读量: 505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版《济南的冬天教案。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导语(配乐,显示相关图片) 

济南的美丽来自天然,山在城南,湖在城北,湖山而外还有七十二名泉,泉水成溪,穿城绕郭。 

若是讲富丽堂皇,济南远不及北京;讲山海名胜,也比不上青岛;况且,它虽然是个大城市,可是不像上海与汉口那样完全洋化。它似乎真的是稳立在中国文化之上,一个不以跳舞和开香槟为理想生活的人,到了这里,自自然然会感到一些平淡和可爱的滋味。 

老舍先生曾在山东任教达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称山东为“第二故乡”,他曾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济南的冬天》。今天,让我们走进《济南的冬天》(屏显标题)。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你能在文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的词语吗? 

2.济南不仅是个“宝地”,更是作者心中“理想的境界”,作者理想的境界是怎样的? 

3.作者用三个自然段写济南的山,每一段各侧重于哪个方面? 

4.作者写水,突出了水的哪些特点?请你各用一个字加以概括。 

屏幕依次显示:济南的冬天 老舍 

温晴——有山有水(理想境界): 

山:山形(小摇篮);山色(花衣);城外远山(水墨画)。 

水:暖、绿、清。 

总结:老舍先生写济南,未写众多的风景名胜,而是紧紧抓住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晴”去写山、写水。 

三、自由朗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 

四、学生提出质疑,教师归类整理,重点讨论以下可能提到的问题: 

1.为什么拿“伦敦”“北平”与“济南”相比?2.“济南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3.为什么把小山比作“小摇篮”?4.为什么说冬天是“慈善”的?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妙”在哪里?为什么是下小雪?6.为什么把城外远山比作“小水墨画”?7.结尾是“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何与题目“济南的冬天”的说法不一致? 

五、课堂讨论。 

六、语言品析: 

1.再次朗读课文,点读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要求读出感情,并说明为什么喜欢? 

2.在美妙的音乐声中,齐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 

结束语:冬去春来,大自然总是向人们展示她无穷的魅力,愿同学们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身边的美景。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这个教案围绕“朗读—品读—背读”三个环节设计。没有充分朗读,便品不出味道;品不出味道,背诵也便成了死记硬背,成了学生的负担。这个教案,教学流程简单,内涵丰富。与其说是一种教学法,不如说是一种阅读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一点阅读方法比教学知识重要得多。 

教学步骤:(说明:上课之前,可预先让同学们通过图书、网络等查找资料,了解有关济南的地理位置、风景名胜、风俗习惯等)。 

一、导入: 

1.请同学以“我所知道的济南”为话题,简介济南。 

2.老师从网上下载有关济南的风景图片。 

二、听录音,要求: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明白文章蕴含的感情。 

三、跟读,朗读,读出层次,读出感情。 

四、交流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济南的深厚感情。 

不求统一,以下可供参考: 

1.开篇通过对比,衬托济南是温晴的,是个宝地。(足见对其珍爱)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小摇篮。(温馨感跃然纸上) 

3.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带水纹的花衣。 

4.那些小山太秀气! 

(以上3、4两句,娇小的小姑娘穿上花衣,那种喜爱不言自明。) 

5.这是一张小水墨画!(简单的色彩,深厚的意蕴,在作者的眼里,一草一木都富于情感,一切都是美的!) 

6.水也不忍得冻上。(“以我观物,万物皆着以色彩”,用多情的眼睛看水,水也有了感情!) 

7.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蓝水晶!(水天一色,晶莹剔透,充满生机!) 

8.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点题,但却让人体会出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感觉,留下足够的空间,让读者回味。) 

五、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初中语文人教版《济南的冬天》教案九

下一篇:初中语文人教版《济南的冬天》教案七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