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学语文人教版《给予是快乐的》教案一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1-09-29 19:37:20
  • 修改时间: 2021-09-29 19:37:20
  • 阅读量: 356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小学语文人教版《给予是快乐的教案。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炫耀”、“懂得”造句。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能联系全文、掌握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从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并凭借具体语言材料,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

教学难点

领悟“给予是快乐的”的内涵,懂得要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

教学准备:

相关资料、格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话,初读解题

1.同学们,在生活中什么事让你感到快乐?

2.小结:是的,我们得到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往往很快乐。但有一种快乐不是来自于物质的获得,而是人精神上的愉悦享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我想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大家一定会获得另一种快乐。

3.揭题,指名读课题:《给予是快乐的》(正音:给予jǐyǔ理解词义)。齐读课题。

意图: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维。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给予为什么会快乐呢?认真读读课文,读准字音,努力把课文读通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找一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都给予了别人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反馈

(1)大家在读的时候有没有遇到难读的段落?(交流,抽读,正音。相机理解:饶有兴趣、宽裕)

(2)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都给予别人什么?

根据回答板书:哥哥保罗

男孩弟弟

意图:本提纲挈领,凸现教学目标,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导行作用。

三、精读课文,感受快乐

(一)感受获得的快乐

1.(指着板书)保罗、男孩、弟弟都得到了别人所给予的东西,他们快乐吗?

再一次读读课文,你是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划出相关语句。

2.交流讨论、体味语言文字,教师于交流中指导学生朗读。(根据学生需要,随机出示学习内容)

意图: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与思维活动空间,启发学生先从“获得”的层面去体验、感受快乐。为下文对“给予”的体悟打下伏笔。

(二)感受给予的快乐

1.文中有没有写弟弟的快乐?但他的快乐你感觉到了吗?(感受到了)

2.他的快乐又是是谁给予的?(小男孩和保罗)

师:获得时是那样的快乐,给予时他们快乐吗?让我们再仔细地来研读文本:(小组合作,集体交流。并根据学生需要,随机出示学习内容)

(1)男孩快乐(重点研读以下三个句子)

◎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小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

◎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2)保罗快乐

(三)分角色朗读

让我们通过朗读再一次目睹这感人的一幕,为小弟弟高兴,为小男孩、为保罗感动。(指导朗读:指名读、男女生读。指导读出小男孩的自信、自强及对弟弟的关爱之情,读出保罗的情感变化。)

【设计意图】按照课程标准,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下进入情景体验,在读中揣摩、感悟、体会语言所承载的知识、情感、文化、思维,从而表现出对语言本体的学习,而不应拘泥于教材对材料展现的逻辑顺序,以及结果分析展开教学过程。因此,以这一材料为载体,以“读-品、读-思、读-悟”为基本学习活动程序,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感悟和表达快乐的意蕴,使学习程序螺旋式重现、上升,使他们比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促使其语文素养(朗读水平、读书能力)得到多方面的提升。

四、合理想象,感悟主题

1.圣诞夜的夜晚流光异彩、熠熠生辉,美丽的圣诞树上挂满了一份份美好的祝愿,圣诞音乐在每个人耳边尽情流淌,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街道。看着车窗外的一切,车内的男孩、弟弟、保罗会想些什么呢?选择其中的一个说说。(交流)

2.是啊,分享是快乐的。爱可以启迪爱,快乐能够繁衍快乐;乐于奉献,人生才会美好充实。──(出示、齐读)“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点题)

意图: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提升他们主动探求的欲望及能力。再次点击“中心”,收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五、拓展升华,深化主题

1.轻声读读《给,永远比拿快乐》(见课文中的阅读链接),说说短文讲了什么事?

2.“给,永远比拿快乐”,读了短文后你对高尔基的这句话又是怎么理解的呢?

师:是啊,给,永远比拿快乐,那么你有过因帮助别人而自己感到快乐的经历吗?

(出示)我也曾因为_________而感到快乐。(让学生动笔写一写,然后交流)

师:给予是快乐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一起共同学习了这样难忘的一课。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我们也不时地体会到这种给予的快乐,它就是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只搀扶的手臂,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份慷慨的爱心。

意图:力使“教师执行”的课程转变为“学生经验”的课程,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课程标准得以有效落实。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小学语文人教版《给予是快乐的》教案二

下一篇:小学语文人教版《卡罗纳》教案一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