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学体育教案《单手肩上传球》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1-01-19 23:56:26
  • 修改时间: 2021-01-19 23:56:26
  • 阅读量: 1192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小学体育教案《单手肩上传球》广东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单手肩上传球的特点与运用时机,能正确展示并运用单手肩上传球这一技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游戏比赛等方法,发展力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提升实践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勇敢果断、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优秀品质,养成团结协作的意识和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手控制球的能力,时间、空间的判断能力

【难点】

传球的落点和时机的控制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强调纪律安全,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二)准备部分(8分钟)

1.“你说我猜”抱团游戏

方法:所有学生以教师为圆心围成一个圆进行慢跑,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回答,通过学生回答字数进行抱团,如教师提问“中国男篮奥运会上取得的最好成绩是第几名?”学生回答“第8名”。学生根据答案数字进行抱团。

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节拍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3.专项练习

(1)三角传接球

(2)跑动换位传接球

(三)基本部分(30分钟)

1.导入

向学生提出问题:在篮球的传球技术中,哪一种传球技术常用于发动快攻?学生结合知识基础及经验踊跃回答,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单手肩上传球。

2.体会练习

分为两组,进行中远距离传球的尝试体会练习,并尝试找到做好中远距离传球的关键环节。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3.示范

在学生的配合下,教师进行持球的正面示范侧面示范及传球的侧面示范。

组织教学:双轨式队形。

4.讲解

动作要点:持球时,肘要与肩平行,大小臂角度应达到90度或90度以上,传球时,利用蹬地、转体、挥臂、甩腕将球传出。

5.练习

(1)两人一组原地徒手模仿传接球动作,体会动作的全过程。

(2)对墙传接球,距墙5~6米距离;体会全身的协调用力。

纠错:预备姿势时,屈臂、吊肘,动作像推铅球。讲清“动作用力距离短,不宜用力的道理”,要求其按照正确动作传球,适当加长出手时的力矩。

(3)两人一组,相距6~7米,面对面原地传接球练习。

纠错:传球时,球飞行弧线太大。球飞行的路线应尽可能平直,如果球飞行的时间太长,不易控制球飞行的速度。为学生讲明正确动作及原理。

(4)两人一组,相距6~8米,面对面站立,一人向左或向右移动,另一人根据同伴的移动速度,掌握好时机,将球传给同伴,提高学生对时空的判断力和控制落点的能力。

纠错:用力方向不对,转体动作过大,不容易控制落点。要求学生练习时,球出手后手要指向落点方向。

(5)运球急停后传球给移动同伴的练习。

组织形式:两人一组相距5~7米,一人运球,另一人徒手向前跑,运球人在跑出3~5步后急停,将球用单手肩上传球方式传给移动中的同伴,要求运球后急停、传球衔接连贯,传球落点准确。

6.比赛——单手肩上传球接行进间低手上篮

比赛规则:全班分为4组,组内一人站于端线处传球,一人站于距端线8米处接球,然后运球上篮,组内人员依次轮换。如果未能成功传接球,需重新传接球,规定的时间内,投篮得分多的小组获得比赛胜利。

(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总结,表扬优生,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四、场地器材

篮球场地二块、录音机1台、磁带、篮球若干。

五、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5%~40%;平均心率:135~14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小学体育教案《鱼跃前滚翻》

下一篇:小学体育教案《攀登、平衡、爬越与游戏》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