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初中化学教案《元素》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0-12-01 17:08:05
  • 修改时间: 2020-12-01 17:08:05
  • 阅读量: 942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化学教案《元素广东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含量,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与人相处。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质所含元素含量的确定,养成更加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

教学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能用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三、教具准备

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元素

【知识回顾】

1.原子的结构。

2.原子结构中的一些规律。

【导入新课】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化学元素打交道,吸入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水中含有氢元素、氧元素;吃的蔬菜中含有铁元素,铁锈中也含有铁元素;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钠元素、镁元素,对绿色植物而言,镁元素是不可缺少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元素。

【推进新课】

[投影]介绍几种原子

碳原子 碳元素 氧原子 氧元素

我们把质子数都是6的一类原子叫做碳元素,而质子数都是8的一类原子叫做氧元素等等。

[总结]碳元素质子数都为6;氧元素质子数都为8,所以我们把具有相同质子数的这类原子叫某种元素。

一、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思考]怎样区分氢元素和氧元素?

[归纳]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也就是说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就不同。

例:所有核电荷数为8的氧原子总称为氧元素,所有核电荷数为1的氢原子总称为氢元素等等。

[思考]元素和原子又是什么关系?

[分析]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既可以讲种类也可以讲个数。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下一篇:初中化学教案《水的净化》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