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初中语文《雪》教案四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3-13 18:39:21
  • 修改时间: 2022-03-13 18:39:21
  • 阅读量: 509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四。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提升朗读能力,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2、欣赏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感情,了解品诗的方法。


3、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4、培养学生昂扬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2、体会诗歌意境,了解品诗的方法。


3、体会诗中洋溢的积极乐观的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离愁别恨作为一种永恒的存在,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文学作品表达的主题,因此也留下无数动人的诗篇。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到大漠边关,与诗人岑参一道送送他的朋友,感受一下他们的深情厚谊。


出示课题、作者。


二、确定目标


师问:同学们,我们来商讨一个问题:这节课我们要重点学习什么呢,采用哪些方法来学习呢,


生讨论,交流,师归纳本堂课要达成的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2、体会诗歌意境,了解品诗的方法。


3、体会诗中洋溢的积极乐观的精神。


4、进一步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三、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作者简介、了解写作背景


2、.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不会读的地方用横线标出。师正音:


白草折zhé即飞雪jí散入sàn锦衾薄qīn冷难着zhuo掣chè


师指导生划分节奏: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户铁衣冷难着。


3.听配乐范读,提醒生听读时注意重音和节奏。


4.师指导生齐读课文。


5.题解:


题目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你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生回答,师点拨: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三、译一译,知内容。


1、在预习的基础上,继续口头翻译全诗


示例: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沙漠结冰百丈,裂纹纵横交错,万里长空凝聚着阴暗的愁云。


3、概括诗人描绘了哪些场景。


明确:狂风卷地天降暴雪、军中苦寒、冰天雪地、帐中饯行、东门送别。


四、品一品,入意境。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品诗的方法,所谓品诗,就是品评欣赏。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鉴赏:品字词、赏意境、析手法、悟感情


1、品评“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2、品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既展示了冰天雪地、万里愁云的景象,又自然引出下文送别的场面。用夸张的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勒出边塞的景色,用拟人的手法,写云的昏惨之色,看似写景,实为写情,一个“愁”一个“惨”透露了诗人为送友人而产生的愁闷的情绪,为饯别渲染了气氛。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的本体是雪,喻体是梨花。以梨花喻雪非常贴切,不仅写出了雪的洁白,富有动态感和立体感,同时也使人仿佛闻到阵阵花香。作者将肃杀寒冷的冬雪当做春光来欣赏,想象奇特,给人一种欣喜和暖意。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初中语文《雪》教案五

下一篇:初中语文《雪》教案三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