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初中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四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3-13 18:33:49
  • 修改时间: 2022-03-13 18:33:49
  • 阅读量: 446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四。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体味诗歌的意境。


2、体味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难点分析


1、 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训练。


2、 创作背景的介绍和诗歌意境的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对联,导入正课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生澜


诗圣杜甫笔下记载世上疮痍、民间疾苦的作品有哪些?《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春望》等,当然也包括我们今天要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简介创作背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这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边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屋,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三、朗读训练


1、学生自读诗歌,初步体会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2、朗读方法指导


①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


②韵脚读出延长音;


③以手指轻击大腿示拍子配合节奏法;


④边读边想象画面法。


3、进行朗读比赛


四、整体感知


说说诗中描写了几幅画面?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


明确:1、描写了四幅画面:秋风怒号图、群童抱茅图、娇儿恶卧图、遥望广厦图


2、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五、感受秋天


1、先找出文中描写秋天的相关句子,然后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并感受其特征


2、把你所想象的场面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提示:围绕秋天狂风肆虐、乌云密布、大雨如麻、凄凉肃杀的特征展开想象


六、走进草堂


1、走进草堂看到了怎样的情形?找出描写的语句并感受其特征。


2、请位同学给我们当回导游,带我们去参观当时的草堂。


提示:草堂是一贫如洗的凄伤之地。千疮百孔、摇摇欲坠、摆设极其简陋、棉絮破旧不堪。


七、走近杜甫


把你想象中的诗人情形描述一下


提示: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外貌和表情入手描述


八、聆听杜甫


试想,堂堂一代诗圣,却落得如此境地。这是谁之过?那颗千疮百孔的心此时又发出怎样的呐喊?


九、遥寄杜甫


此时此刻你想对杜甫说些什么?


十、以诗赏诗,向课外延伸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政治腐败,贫富不均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山河破碎,金瓯尚缺


3、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垂老别》)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初中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三

下一篇:初中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五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