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初中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七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3-13 18:30:47
  • 修改时间: 2022-03-13 18:30:47
  • 阅读量: 325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七。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设计:


1.由歌行体导入。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2介绍“写作背景”(预习作业学生介绍,找声音洪亮语言有感染力的学生。):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3.自读课文 ,注意字的读音,注意句子的停顿与节奏。


4、屏显关键字词,订正,指名读,齐读。


5.用最简炼的四字词语概括出各段内容 。


6.语言赏析:杜甫曾言: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充分体现出杜甫对诗句的苦心斟酌。


结合(1-3)具体谈谈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妙处。


提示:传神的字;


生动的句子


融情于景的句子


第一节主要赏析“怒”和各个动词。


第二节想象补白:“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谈谈。


第三节重点赏析修辞方法。


7.名句赏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爱冻死亦足!


仔细揣摩,说说你从中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8. 感受作者的古仁人之心。


结合具体诗句: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9.朗读课文,能够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情感。


作业:以本诗为材料,采用第三人称的笔法,写一段文字。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初中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六

下一篇:初中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八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