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初中语文《绿》教案七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3-12 20:58:33
  • 修改时间: 2022-03-12 20:58:33
  • 阅读量: 310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绿教案七。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感受梅雨潭的绿的特点,体会作者情感。


2、品味、积累文中运用精妙的词语、句子。


教学重点: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朗诵《春》里的语段,引导学生回顾有关朱自清常识,从“导游”这一角色切入,引出课题《绿》。


二、出示目标。


学习这一课,我们要完成达哪些任务呢?(屏幕显示目标)请同学读,加深印象。


三、初读课文,梳理思路。


生默读课文。要求:


1、标识生字难词,结合注释理解、掌握,注释中没有的随时询问;


2、注意开头结尾的句子、表明作者行踪的词句、过渡句。


学生完成后,老师结合学生询问补充生字难词。师生共同梳理课文思路,引导学生理解描写瀑布、亭子等景色的作用。


四、再读课文,赏景悟情。


重点朗读第三段,欣赏令作者惊诧的绿、体会作者对绿的深情。


1、老师对朗读提出要求,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2、深情朗读后,你感觉哪些句子最能体现绿的美好,哪些句子最能表达作者对绿的热爱?生思考后指名回答。结合学生的回答,老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写绿,写出了绿的什么特点。然后请该生朗读,师生对朗读情况点评,对于朗读不到位的要有示范。


3、梅雨潭的景观很多,也都很美,作者为什么最爱梅雨潭的绿呢?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这篇短小的游记散文,通过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五、品读课文,含英咀华


《绿》是一篇贮满诗意的美文。尤其在语言的运用方面特别值得我们去欣赏、品味。。


1、老师对赏析方法作指导并示范。


2、同桌合作,挑出你们喜欢的句子,写出喜欢的理由,然后反复朗读直到会背。


3、课堂展示,师生点评。


六、回顾全文,反思总结


1、回顾这节课,反思收获,提出疑惑。


2、老师总结:课上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已和作者有了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禁不住也惊诧于梅雨潭的绿是如此的美好,大自然是多么可爱了。但同时随着阅读的深入,大家又发现了新的疑惑,课后希望同学们带着这些疑惑继续阅读,进一步走进大师,走进美不胜收的大自然。


七、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三段;


2、课外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八、板书设计。


瀑布、亭子等--衬托→绿←写、赞--比喻、排比、拟人、对比、想象等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初中语文《绿》教案六

下一篇:初中语文《绿》教案八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