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初中语文《老山界》教案三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2-27 18:24:49
  • 修改时间: 2022-02-27 18:24:49
  • 阅读量: 258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老山界教案三。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按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的顺序记叙事件的方法。

2、结合课文说说长征途中的艰辛,感悟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赏析环境描写的片段,学习描写方法,体会生动的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方法。

2、感悟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背诵一些优美的段落,赏析环境描写的片段,学习描写方法,体会生动的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关键:生动的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具:大屏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前边我们学习了两篇关于长征方面的诗歌,了解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只有中国工农红军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才能完成的伟大壮举。同学们,想一想,前边毛主席在诗词中把红军翻越险峻的大山比作的是什么呢?(可以让学生说)比作的是走泥丸、腾细浪。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老山界》这篇课文,来了解红军又是怎样克服翻越老山界的困难的。

2.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介绍老山界的地点、地形。(可让学生把预习的情况在全班交流)

二、初步认读,整体感知

1、大家课前预习过文本,请用简要的语言复述课文

2、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复述,聪明的你是否已经发现文章的顺序呢?一起讨论一下吧!

3、结合课文标题,以“谁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为思路归纳文章内容。

明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4、让我们也跟着陆定一前辈去翻越老山界。

(在文中找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完成表格)

时间 地点 人物 活动

天 下午 瑶民家 瑶家大嫂

天黑

夜里

半夜

天 黎明以后

下午

5、从图表来看,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明确: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

6、文章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来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部分(1自然段):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它的地理位置和山高,摆出困难。

第二部分(2自然段到32段):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层:(2——10)山脚访瑶家。

第二层:(11——32)红军翻越老山界。

主要内容有:1.在“之”字拐的路上;2.山腰露宿;3.攀登雷公岩;

4.继续登山,到达山顶;5.山顶所思。

第三部分:写作者的感受。

三、交流合作,解读探究

1、课本第一小节这样说,“30里高”。最后一小节第一句话中这样评价:“难走的山”,红军翻山时经历了哪些困难?

明确:

走路难:山路险峻,悬崖峭壁

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2、红军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呢?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酣然入梦、观赏夜景。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困难表现 具体体现 战士的态度

走路难: 悬崖峭壁、山高路险。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睡觉难: 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吃饭难: 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处境难: 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3、这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品格?

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初中语文《老山界》教案四

下一篇:初中语文《老山界》教案二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