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初中语文《七律·长征》教案二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2-27 18:21:28
  • 修改时间: 2022-02-27 18:21:28
  • 阅读量: 256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七律·长征教案二。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认读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读通全诗。

2.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3.感受毛泽东和红军将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和红军将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2.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了解长征及毛泽东。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设计意图

一、了解背景,知诗人解诗题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红军长征中的故事?

2.简介时代背景:对长征你有哪些了解?可以结合资料袋信息说一说。

3.板书课题,了解毛泽东主席。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学生字词,全班汇报交流,理解不懂的词语。

⑴请学生各自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⑵请同桌互相读读、听听,纠正读错的字音。试着解答一下对方不懂的问题。

⑶全班汇报交流,读准词语,理解不懂的词语:

①读准下列词语:

逶迤(wēi yí )磅礴(páng bó )岷山(mín )

②解释词语: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2.感知诗歌内容。

三、细读鉴赏,领略诗境。

1.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思考一下,这首诗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⑴理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⑵体会这句诗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总起全文。

⑶指导朗读(有力度、缓)。

2.过渡:

思考诗句中哪些词写红军遇到的困难和艰险?哪些词写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并克服困难?并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⑴从远征和万水千山看出长征路途的遥远,从不怕和只等闲看出红军战士蔑视困难。

⑵从“五岭逶迤”和“乌蒙磅礴”感受到了长征路途之险之难:

① 出示绵延不绝的五岭山脉和雄伟高大的乌蒙山的录像。让学生感受到即使是平常,要翻越这些山岭是何等的艰难。

② 讨论:红军是在什么情况下越过五岭和乌蒙山的?红军把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视为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⑶从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感受到红军在长征中经过了无数次战斗,牺牲了无数战士,长征不仅苦,而且难。

⑷从最后两句中感受到红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翻过了终年积雪的岷山,“更喜”二字既是红军现时心情的写照,也是红军对革命征途的展望。

3.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朗读。

四、感情升华,拓展延伸。

1.这首诗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成为描写长征的经典之作。让我们记住这首诗,记住这史无前例的伟大的壮举──长征。

2.毛泽东的诗词很多,都充满了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课下收集一些毛泽东诗词,和同学们交流。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初中语文《七律·长征》教案三

下一篇:初中语文《七律·长征》教案一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