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七颗钻石》教案十。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是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上下文理解课文的寓意;讲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水罐的神奇变化是学生感知爱心的力量。
难点:引导学生感知童话的色彩,锻炼想象力。
四.教学实数:
两课时。
五.教学具准备:
本课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问学生“同学们以前学过或者看过童话故事吗?”老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回应并且再问“你们喜欢看童话吗?为什么?童话故事有什么特点?”
2.问学生“老师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每当夜晚来临仰望浩瀚的星空的时候,看到月亮你们会想起嫦娥奔月的传说,那么看到星星,你们会想到什么传说或者童话故事呢?”将学生引到课文中。
3.课件呈现作者的资料,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注意现实主义作家的意思:揭示社会上的黑暗面,以此寄托自己美好的期盼与理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呈现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多读并读准字音、字词,把语句读通顺,同时标出自然段。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标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课件呈现要求学生会认的8个生字,先指名读再齐读,注意多音字。
3.课件呈现要求学生会写的15个生字,先指名读再齐读,注意个别难写的字的结构。
4.课件呈现课文中重点词语,先指名读再齐读,点出学生不理解的词语,让其他学生帮忙解决,老师进行总结。
5.提问学生课文大意,然后课件呈现大意,学生齐读。
(三)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主要形象?思考水罐到底神不神奇?神奇在哪里?
2.搜集关于爱心的小故事。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