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十。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学习目标:
能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了解作者观点,学会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
课前学习:
预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思考:如果你是老师,你最想让同学们研究的问题是什么?请提出来。
课堂学习:
一.情境导入
[投影思考题]
请同学们快速地说出答案:
2+1=?
3+4=?
看看这样的结果可能吗?[括号的内容在讲解时展示]
2(月)+1(月)=1(季度)
3(天)+4(天)=1(周)
从这个小练习中,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评价归纳:[屏显]
面对生活里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圈圈,就会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使不可能变为可能。
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一篇文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过渡:在课前我们请大家做一回小老师针对文章提出问题,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课文,在小组内将问题进行整理,写在投影片上,准备在全班进行交流。
[教师将投影片分发小组,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合问题,写投影片]
2.学生展示投影片,由全班同学选择最想研究的问题分小组进行研究、讨论
[老师可指导学生将相关问题再次整合,小组讨论时,教师可巡回指导]
3.学生以小组为单元讲解、陈述小组研究的成果
补充:教师参考讨论问题
(1)怎样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除了书上所说的,你觉得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索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可举例说明)
(3)为了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列举两个事例?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补充一两个事例。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过渡:有人认为,“创造力仅仅是属于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这些名人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你能举出例子吗)
[学生思考、回答,老师评价]
创造思维不是名人的专利,让我们大家也来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吧,请看下面的练习:
1.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请说出下列题目的答案,多说几种。
1+1=?
4+9=?
5+7=?
6+18=?
附答案:
1(里)+1(里)=1(公里)
4(点)+9(点)=1点(13点即下午1点)
5(月)+7(月)=1(年)
6(小时)+18(小时)=1(天)
2.思维体操:请说出回形针的用途?尽可能多说。
[投影回形针的图片]
3.你来评一评: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