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学语文《安塞腰鼓》教案六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2-16 13:08:14
  • 修改时间: 2022-02-16 13:08:14
  • 阅读量: 376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小学语文《安塞腰鼓教案六。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和生命律动。

2、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内容。

3、理解文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品味简洁有力,铿锵,激越的语言。

4、理解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5、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用语言表现声音的艺术美,领悟生命力量的伟大。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型设计:欣赏式品读型阅读课

教学手段:自制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歌曲《黄土高坡》

二、教师导入

俗话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产生于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粗旷、雄浑、动力十足,所以人们将它作为激荡的生命,磅礴的力量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刘成章的一篇散文《安塞腰鼓》,一起来感受它的风采,它的魅力!

三、学生表演打腰鼓,再欣赏黄土高原上的后生们击打腰鼓的宏伟场面。

四、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体会其节奏。

问:这样的文字,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基调来朗读呢?

五、评点式品读,任意找出自己觉得最精彩的语段朗读,并以___好,好在___这一句式进行评点。

1、 教师示范朗读5—7自然节。

2、 学生朗读自己所喜欢的语段并评点。

六、自主探究,质疑答疑。

七、通过对文章的朗读以及对文章的理解,讲讲这篇文章作者歌颂了什么?

八、学生齐声朗读5—7自然节。

九、教师小结:

我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了作者刘成章浓厚的黄土高原情节。“刘成章的散文从‘我’落笔,以自己亲身的体验,血肉的感情,火热的心肠,捧起生活中激情的浪花,你能感受到他对人生的反思,对社会的理解,一种独到的感受,一瞬间即逝的灵感,一种哲理,一层诗意。”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的写作,人生的思考有所裨益。

十、迁移练习:

模仿课文进行合理的想象,描写一场令你难忘的场面(如运动会、拔河比赛、接力赛、元宵看灯、年前市场购物或某个感人至深的救助场面……)

要求:

多角度、多侧面观察(正面、侧面;动态、 静态;调动各种感觉手段……)

多角度、多侧面联想(由景生情,联系社会,感悟人生);借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大约100-200字。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小学语文《安塞腰鼓》教案七

下一篇:小学语文《安塞腰鼓》教案五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