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小学语文《孙中山破陋习》教案二。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针对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将教学目标定位: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有条理的复述这个故事。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缠足这一封建陋习曾对中国的妇女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4、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发散想象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其中,我把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缠足陋习曾对中国妇女造成的严重伤害,以及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课虽然文字浅显,但感悟孙中山为什么要破陋习仍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位伟人吗?根据你的了解你能来介绍一下他吗?
2、生说交流。
3、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老师再给同学们补充一下:
孙中山1911年****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他的成绩是功不可没的。
4、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孙中山小时候的故事,看老师板书课题(强调生字“孙”的写法),齐读课题。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师梳理归纳有价值的问题。
预设问题:①孙中山为什么要破陋习?②什么是陋习?
6、同学们提的真好,这几个问题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再给同学们一段时间,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
2、课文中的生字同学们都认识了吗?那好,请同学们看着课后的生字表,同位互相检查一下。
3、怎么样,都认识了吗?那老师可要检查了:
出示词语,让学生先自读,然后逐词指读。
刚才同学们读的真不错,能一起来一遍吗?
4、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交流:这么长的一篇课文,你用一两句话就概括出来了,真了不起!老师看出来了,我们班同学都是一些会读书会思考的孩子。
过渡:既然事情与孙中山的姐姐有关系,那就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的姐姐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看你能读懂些什么?
三、精读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1)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2)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A、能干。你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来的?(生说)你想不想夸奖一下这位姐姐?那就请你用夸奖的语气读一下这句话。
B、活泼
(3) 如果你有这样一位姐姐你心情怎样?(高兴、喜欢)你喜欢吗?那就请你读出对姐姐的喜欢。
① 指读。听出来了,你的确很喜欢这位姐姐。
② 齐读。听出来了,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位姐姐。
过渡:孙中山有这样一位姐姐可真让人羡慕,可就是这样一位可亲可爱的姐姐却在一段时间里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自己读一下第七自然段,看看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学习第七自然段
1、带着问题自读这一自然段。
2、交流:学生说出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失去笑脸 、失去歌声。
3、读了这两段话你又产生了疑问吗?你产生了怎样的疑问?
问题预设:①姐姐问什么变化这么大?②姐姐为什么失去了笑脸失去了歌声?
4、那就请同学们带着你自己的问题学习课文2-6自然段,读读课文2-6自然段,找一找原因。
(三)学习2-6自然段
1、寻找姐姐变化大的原因
① 自读
② 交流:学生说出缠足这件事使姐姐变化这么大。
③ 对,就是缠足这件事,使姐姐失去了笑脸,那同学们知识什么是“缠足“吗(生答)对,缠足,就是缠小脚。(板书:缠足)
2、结合第2自然段,体会姐姐缠脚的痛苦。
① 姐姐的脚是怎样被缠起来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划出相关的句子。
② 交流划出的句子,并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让学生抓住“长长的,一道又一道地”读中体会。
③ 指读划出句子,读的这么好,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④师补充资料,是啊,用4到5米长的布条把5个脚趾头捆绑在一起,好长时间都不能拿下来,很痛很痛的,走起路来极为不方便。
⑤课件出示缠脚图片:
师:看,这就是一只被缠过的小脚图片,脚趾头完全被折断,踩在了脚底下,整个脚已经严重变了形。
⑥课件出示缠足妇女穿的鞋的图片:
师: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三寸金莲”,让学生笔画一下“三寸”有多长,感受脚的小,体会缠足给中国妇女带来的巨大痛苦。
⑦俗话说“十指连心”脚趾头这样被折腾,难怪姐姐会如此痛苦。
课件出示:姐姐痛苦了,眼泪往下流。齐读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