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初中语文人教版《藤野先生》教案三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1-11-17 12:18:22
  • 修改时间: 2021-11-17 12:18:22
  • 阅读量: 309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版《藤野先生教案。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学习目标

1、把握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鲁迅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3、学会选取典型事件,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重难点

1.理思路、找线索,析事例。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及运用的反语。

3.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给划线的字注音

绯红( ) 芦荟( ) 油光可鉴( ) 解剖( ) 不逊( ) 

芋梗汤( ) 匿名( ) 诘责( ) 瞥( ) 深恶痛疾( ) 

2.释义:

绯红: 诘责: 标致: 油光可鉴:

掌故: 落第: 不逊: 托辞: 

抑扬顿挫: 深恶痛疾:

3、查找资料,简介作者: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根据你自己的理解为本文划分一下层次,并概括层意。

2.试找出本文记叙的线索。


3.作者初见藤野先生时,藤野先生是什么样子的?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用“藤野先生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写一句话。 

三、精读课文,局部研讨。

(一)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1、为什么称为“清国留学生”?写清国留学生时,着重抓住了他们外貌的哪个特征来写?

2、句子赏析

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3、第二自然段中“清国留学生们”又在干什么? 这一段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二)朗读“中国是弱国,……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思考下面的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的两件事


2.这两件事分别给作者怎样的触动?


3. “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体会这句话中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

1、辫子是民族压迫的象征,也是封建专制的象征。为什么这么说?请大家讨论。

2.鲁迅去日本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什么离开东京?他为什么学医?又为什么弃医从文?这些都表现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对于课文主旨的理解,下面的说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结合课后练习一)

(1)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五、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回忆散文,记叙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在仙台的食住情况、匿名信事件、电影事件,而重点却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鲁迅与藤野先生相见、相处、相别的过程,也正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不断发展的过程。他只身到仙台学医是出于爱国主义激情,后来也正是由于作者怀着炽烈的爱国主义,才与藤野先生结成深厚的友谊,最后也正是由于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他毅然离开了藤野先生。本文内容丰实,笔意纵横,形散神凝,错落有致,一条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线索贯串了全文,使每个看来似乎是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断闪耀着夺目的光华,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初中语文人教版《藤野先生》教案二

下一篇:初中语文人教版《藤野先生》教案四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