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初中语文人教版《马》教案八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1-11-16 10:12:20
  • 修改时间: 2021-11-16 10:12:20
  • 阅读量: 407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案。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积累优美的语句。

2.了解两种生存状态下马的特征,体会文中作者对马的不同感情。

3.学习观察细致、抓住特征对比描写的写法。

一、资料链接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国科学院。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1753年被法兰西学院接受为院著名讲演《风格论》。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博物志《自然史》,笔锋富于感情,语言优美,又不乏艺术的形象描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整体感知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剽悍 ( )( ) 慷慨以赴( )( ) 抖擞 ( )( ) 驯良( ) 驾驭( )( ) 窥伺( )( ) 鞍辔( ) 羁绊( )( ) 疮痍( ) 阔绰( ) 观瞻( ) 一撮毛( ) 鬣( ) 庇荫( )( ) 犷野( ) 畸形( ) 相得益彰 ( )觑( ) 鬃毛( )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慷慨以赴:

窥伺:

疮痍:

庇荫:

相得益彰:

观瞻:

3.速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温馨提示

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A.抓中心句概括大意。

B.合并文段的几个意思。

C.围绕文段中心意思自己概括。

4.反复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几种马,它们各自有什么特征。

5.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

三、探究赏析

1.人类征服了马后是怎样对待这位“舍己从人”的“朋友”的呢?

2.作者在文中写道:“我们所见的‘马’已经不是真正的、原始意义上的马了。”那么马原本是什么样的动物呢?

3.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这句话?

4.第一段中“还仿佛窥伺着驾驭人的颜色”中的“窥伺”能不能改成“观 察”?为什么?

5.分析对比写法的妙处。

(1)找出文中对比描写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其作用。

(2)作者在写马的美貌时,与其他动物作了对比,你认为其他动物真的很丑吗?说说你的看法。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初中语文人教版《马》教案七

下一篇:初中语文人教版《马》教案九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