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版《伟大的悲剧》教案八。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概括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2)积累课文中的成语和近义词,利用工具书扫清阅读的障碍。
(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分析,体会关键词和作者所颂扬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内容。
(2)学会快速阅读、圈点批注重点、给全文分段分层雪提纲的阅读方法。
(3)学习文章由叙而议卒章显志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本文南极探险悲剧所折射出来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重点
1、整理关键的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会快速阅读、圈点批注重点、给全文分段分层雪提纲的阅读方法。
3、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4、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难点
1.联系语境,理解关键语句及标题的含义。
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旨。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南极图片的课件,让学生边看课件边回忆说出他们所了解的南极知识。教师进而归纳。
大屏幕上显示:
A、地理位置 南极点位于南纬90度,南极洲的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区域常年被冰雪覆盖,被人称为南极冰原或白色沙漠。即使在夏天,也仅有5%的无冰源覆盖的裸露基岩,称为无冰区或白色沙漠的绿洲,白色沙漠的绿洲是南极陆地、淡水生物的主要栖息地。正是这些生物给南极这块凄凉冷漠的大陆带来了生机。
B、自然环境 南极的自然环境有五大世界之最:1、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大陆年均气温为零下25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89、2度。3、南极是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大陆,冰盖面积达2700万立方公里,相当于世界总淡水量的72%。4、南极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5、南极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这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大陆。有着世界上最干净的水,土和空气。但也无处不隐藏这致命的危险,如:奇寒,杀人风,冰缝,白色沙漠,冰于火的世界,移动的岛屿、乳白天空、雪盲。)
教师导入: 南极,这块被冰雪包裹的圣洁之地,曾留下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险家的足迹,但是,也有许多探险家因为气候或条件的不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让我们看看那些为探索南极而献出生命的勇士们。 由此引入本文课题(展示图片引入题目)
2、简介作者: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文学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自幼徜徉沉浸在音乐、诗歌、戏剧的艺术殿堂里。小说、戏剧、诗歌、传记、散文、特写各种文学体裁他无不涉猎,其著述之丰,之精是惊人的。她的主要成就在文学传记和小说创作坊面。主要作品有为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等人写的传记。她对托尔斯泰情有独钟。1942年2月22日,目睹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疯狂肆虐而无无能为力,流亡在巴西的茨威格与妻子一道自杀与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市郊寓所,以一个弱者的绝望与悲愤向那人间的罪恶发出了无声的控诉和抗议。像他这样一位有正义的文学家,面对人类的伟大悲剧。
茨威格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传记文学代表作有《三位大师》《罗曼罗兰》《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精神疗法》茨威格一身正气,怀着良知,为人世间的苦难,写下了无数充满同情、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一生追求的理想是人道主义和精神自由。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仁爱和宽恕,厌恶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虚伪和冷酷。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拽(zhui) 无垠(yn) 癫狂(diān) 凛冽(lǐn li) 吞噬(sh) 销蚀(sh)羸弱(li) 步履(lǚ) 告罄(qng) 遗孀(shuāng) 毛骨悚然(sǒng)怏怏不乐(yng) 姗姗来迟(shān) 忧心忡忡(chōng) 疲惫不堪(bi) 鲁莽大胆(mǎng)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并运用其中的3-4个词写一段话。
无垠 凛冽 吞噬 销蚀 羸弱 告罄 遗孀 毛骨悚然 怏怏不乐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疲惫不堪鲁莽大胆 语无伦次 与其毋宁
3、学生快速默读课文。
(1)抓住课文主要信息,同桌交流后概括内容要点。
要点提示参考:本文节选了传记中斯科特一行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部分。梗概: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途中遭遇恶劣气候,与严寒风雪进行了惨烈的搏斗后,最后悲壮地死去。
(2)、文章重点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A描写了气候的恶劣,探险队与严寒的搏斗。 B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
(3)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4)、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点同学复述课文,在学生复述的基础上共同归纳)
第一部分1-3段(1912年1月16日至1月18日)斯科特一行五人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
第二部分4-13段(1月18日至3月29日)斯科特一行在归途中遇到不可逾越的困难,最后一个个悲哀地死去。
A、身强力壮的艾文斯精神失常--死去。
B、奥茨--像一个英雄似的走向死神。
C、斯科特等三人--冻僵在睡袋。
第三部分14-16段(10月29日至11月12日)基地伙伴寻找英雄的遗体遗物,强调了他们尽管失败了,但却是一个时代的伟大悲剧。
作者的思路:去南极--在南极--离南极
(希望) (失望) (绝望)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