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初中语文人教版《口技》教案二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1-11-14 18:01:48
  • 修改时间: 2021-11-14 18:01:48
  • 阅读量: 386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版《口技教案。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会”“宴”“但”“闻”“乳”“呜”“少”“稍稍”“虽”“名”“股”“名”等字词的意思。

2.培养诵读文言文的能力。

3.合作探究: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好处。

4.感受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5.了解本文作者林嗣环。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并注意本文层次清晰、有条不紊的特点,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洛桑学艺》光碟一张。

教学内容

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放映《洛桑学艺》中洛桑表演长号片断。

教师: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洛桑的精彩表演。洛桑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长号的声音,我们把这种艺术叫口技。口技这种民间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清代作家林嗣环的《口技》(板书)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读来如临其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仍能使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从而探究它的魅力之所在。

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识记下列生字。

屏障(píng zhàng)少顷(shǎo qǐng)呓(yì)语 絮絮(xù xù) 叱(chì) 齁(hōu) 中间(jiàn) 曳(yè)屋 许许(hǔ hǔ)声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在查阅工具书并结合注释扫清语言障碍的基础上,读得顺畅,主要是字音准确,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并通过多次诵读熟悉故事。对难理解的字、词、句作好符号,便于在合作探究时解决。

疏通文意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有不懂之处提出来师生共同完成。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a.会宾客大宴。

b.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c.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d.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e.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f.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复述课文。(要求有合理想像)

合作探究课文内容

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补充。

1.“善”字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2.口技艺人表演了哪两个场面?

3.画出文中描摹第一个场面声响的语句,说说声响的特点。

4.“遥闻深巷中犬吠”“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是怎样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的?

5.画出文中描述第二场面音响的语句,说说声响的特点。

6.文中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

7.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

8.以上探究的两个问题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再朗读全文

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三、四。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初中语文人教版《口技》教案三

下一篇:初中语文人教版《口技》教案一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