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初中语文人教版《郭沫若诗两首》教案六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1-11-05 18:17:50
  • 修改时间: 2021-11-05 18:17:50
  • 阅读量: 405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版《郭沫若诗两首教案。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领悟诗情,理解诗意。学习理解诗歌的节奏和押韵常识。
②学习理解联想和想像在诗中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③学习诗歌凝炼、含蓄的语言及修辞方法。激发学生诗情,鼓励学生写诗。
2、过程与方法:朗读、背诵、品味;小组探讨交流,展示点评,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所饱含对光明、理想、祖国的情感,陶冶自已的情操。
重点、难点:
①领悟诗情,理解诗意。
②学习理解联想和想象在诗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预习自学,导入新课。
1、作者及及写作背景:
①作者介绍:见课本注释①。
②写作背景: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即“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皂!”的黑暗现实,使作者对“五四”后祖国新面貌的美丽憧憬,以及希望通过个人努力以达到社会进取的愿望,陡然归于破灭,诗人陷入了苦闷感伤。但诗人并没悲观失望,依然不倦地探索和追求。作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作了诗集《星空》,《天上的街市》《静夜》均选自《星空》。
2、给加点的字注音。
缥缈( ) 甚( ) 笼罩( ) 模糊( ) 鲛人( )
3、熟读诗歌,当堂成诵。
诵读提示:《天上的街市》是一首的清朗隽美的夜歌,诗句匀称,音律和谐悠扬。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朗读时的节奏是轻松、柔和、舒缓的。朗读时要停顿合理,节奏恰当,注意体会节拍和重音。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问题一:理清写作思路。
1.(B类)(第 组)诗人是怎样逐步展开想象的(作者在诗中先后写了些什么)?。
提示:逐步展开想象的过程是:
街灯
} →天上的美丽街市一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明星
2.(A类)(第 组)作者从地上写到天上主要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问题二(整体感知):1. (A类)(第 组)作者写的天上的街市美不美?美在哪儿?
2. (A类)(第 组)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问题三(理解探究):(C类)(第 组)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背景分析写作目的)
问题四(语言品味):(B类)(第 组)体会哪些词语用得好,哪些句子特别美。
提示:1. 第一节,“闪”“点”。
2. 诗的后3节连用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问题五:(B类)(第 组)3. 有的同学认为“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一句中的“朵”字使用不当,应改成“颗”字才准确,你认为呢?为什么?
问题六(把握本诗的节奏和韵脚):(C类)(第 组)再读全诗,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韵律美。看诗歌是否押韵,写出押韵的字和所押的韵。
三、小组展示及互动点评。
四、小结: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五、当堂检测:
1.第1节由街灯写到明星,这是运用 的艺术手法,由明星想到“有美丽的街市”和“一些物品”,这又是运用 的创作手法。
2.本诗既有写实,又有想像,其中,第 节是写实,第 节是想像。
3.诗中的牛郎织女与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命运有着明显的不同,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4.本诗表现主题的方法是( )
A.对现实生活高度概括。 B.运用民间故事曲折的反映生活。
C.运用象征手法。 D.以现实生活做基础,运用民间的素材进行丰富想象。
5.从下面词组中选出一组,充分地展开联想和想像,编一个合理且生动的小故事。
(1)汉堡 小蚂蚁 红背包 (2)月亮 古树 蜻蜓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初中语文人教版《郭沫若诗两首》教案七

下一篇:初中语文人教版《郭沫若诗两首》教案五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