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版《绿色蝈蝈》教案四。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说明文的有关常识,初步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2、体味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及传神的语言。
3、培养献身科学的决心,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重点难点】
体味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及传神的语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法布尔的故事和法布尔的《昆虫记》(节选本)进行课外阅读,并做读书笔记,培养献身科学的决心,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2、搜集有关蝈蝈的文字材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听过知了唱歌、蟋蟀的鸣叫吧?你们看过蜘蛛辛勤织网、蚂蚁满载而归吧?你们还玩过贪食的花金龟、挂着灯笼的萤火虫吧?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们成长的好朋友吧,今天,我们再去拜访另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二、检查预习
1、你知道这些字词的读音和含义吗?
(本课的重点字词)
篝火颚钳子螽斯莴苣悬殊踢蹬嗉囊
喙吮取螳螂贪婪唾液扰乱哀鸣狩猎
哀号喧嚣喑哑沉寂静谧篡夺劫掠酷爱
弱肉强食隐隐约约窸窣作响连续不断夜色苍茫
更胜一筹惊慌失措开膛破肚津津有味断肢残腿
毫不犹豫
2、你能简单介绍一下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吗?
(昆虫世界的维吉尔──法布尔)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代表作《昆虫记》,此书文体基本为散文,主体内容集中在昆虫学问题上,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等,法国文学界称法布尔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昆虫观察家”等。
3、你了解有关说明文的一些常识吗?
(有关说明文的一般常识)
⑴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⑵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不同: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根据说明语言的特色不同: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
⑶常用的说明方法有9种:
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等。
⑷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⑸说明文的语言: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⑹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①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
②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捕捉文章要言,提取文章信息。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知道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吗?
明确:绿色蝈蝈的特征及生活习性。
2、你能说出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它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的是哪个方面的习性吗?
明确:
⑴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⑵作者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⑶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
3、你能快速概括每段要点,分析文章结构及说明顺序吗:
明确:
全文共11个自然段,各段要点如下:
⑴国庆节,我独自一人在田野里听昆虫们的“音乐会”。
⑵蝉在休息时被绿色蝈蝈捕捉住而发出哀号。
⑶描写在户外听到的绿色蝈蝈的叫声。
⑷绿色蝈蝈的外貌特征及不喜欢吃的食物。
⑸描写绿色蝈蝈捕食蝉的过程。
⑹绿色蝈蝈喜欢吃蝉的原因。
⑺绿色蝈蝈喜欢吃甜食。
⑻绿色蝈蝈吃金龟子一类的昆虫。
⑼绿色蝈蝈喜欢吃的其他食物。
⑽绿色蝈蝈还存在同类相食的现象。
⑾绿色蝈蝈的其他生活习性。
推出全文共分三部分:
⑴(1~2)“我”在观察昆虫,用蝉的叫声引出文章主人公──绿色蝈蝈。
⑵(3)描写“我”在户外听到的绿色蝈蝈的叫声。
⑶(4~11)“我”对金属笼中的绿色蝈蝈进行观察,主要介绍其的食性。
推出的说明顺序:主次分明的逻辑顺序。
四、作业
课后查阅《辞海》或《生物学》课本,查找有关蝈蝈的条目,然后与比较,试用简洁的话概括一下的笔法特点。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