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初中语文人教版《看云识天气》教案一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1-10-31 10:05:53
  • 修改时间: 2021-10-31 10:05:53
  • 阅读量: 405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版《看云识天气教案。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德育点: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

2、知识点:复习分类说明的方法;了解几种主要的说明方法的作用;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3、能力点:培养观察能力和积累语言的能力;体会谚语这种语言的形式美。

【教学重点】

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1、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引用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作用。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教法学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演示云与天气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抓住云与天气的关系这一中心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通过分组讨论进行制表的方法,并结合讲解,从而使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云层、光彩的变化同天气变化的关系,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2、讲讲、读读、写写、练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体会在写作上的特点,积累语言材料,学习几种修辞手法,进而领会这种说明文的特点。

【教具学具】

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要点〗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理清如何看云识天气。

3、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我们先看一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二、整体感知

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具体、生动地介绍了云的形态、变化及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说明了怎样看云识天气。

1、解题:

⑴从题目上看,这是说明什么的文章?

──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文章。

⑵从题目上看,你还能读出什么来?

──体裁:说明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2、读课文:

第1段老师范读,第2段全班女生齐读,第3、4两段分别由两名女同学朗读,第5、6段分别由两名男生朗读,第7段全班男生齐读。

3、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说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4、这样分段,体现了什么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

三、导读课文

1、阅读第1段,回答下面各题:

⑴这段的结构是怎样的?

──总分总。

⑵如何分层?

──第一句是第一层,最后一句是第三层,中间是第二层。

⑶第一段中哪些内容照应“姿态万千”,哪些内容照应“变化无常”?

──“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这些内容与“姿态万千”相照应。

──“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这些内容与“变化无常”相照应。

2、分组讨论制表:

把同学们分成三个组,第一组阅读第3段,讨论并制出晴天云彩简表;第二组阅读第4、5段,讨论并制出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第三组阅读第6段,讨论并制出云彩识天气简表。

晴天云彩简表

云名云的形态变化高度厚度天气征兆卷云像羽毛响绫纱,丝丝绿绿的漂浮着最高最薄象征晴朗卷积云像水面上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很高很薄无雨雪积云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2000米左右较薄阳光温和高积云像草原上的雪白的羊群,扁球状,排列整齐2000米左右较薄天晴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云名变化过程形状位置天气征兆卷层云卷云聚集,向前推进 像白绸幕蒙住天空高晴转阴高层云卷云越变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阳低将下雨雪雨层云高层云变得更厚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更低雨雪连绵积雨云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乌云密布天空更低雷雨冰雹

云彩识天气简表

光名产生和分布情况色彩天气征兆晕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里红外紫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华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里紫外红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晴虹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彩色圆弧东虹轰隆西虹雨霞早、晚,太阳照者对面的云彩云层变红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同学交流如何看云识天气。

4、由多媒体演示云和天气的变化,并伴随音乐,同学们看着画面进行复述。

5、速读课文,指出下列各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⑴“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这些云低而厚密,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分类别。

⑵“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打比方。

6、的说明方法是分类别、打比方,在文中再找出例子来。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句子有:

⑴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

⑵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⑶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

⑷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⑸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⑹隔着云着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分类别:光彩有晕、华、虹、霞。

7、拟题训练:

阅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即最后一段,分组拟题。

──结尾总结全文、点题,同时说明了看云识天气的局限性。

四、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紧扣题目进行说明,层次十分清晰:首先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因为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这是全文的重点,写得详细、缜密,从高层云依次说到低层云,从象征晴朗天气的云,依次说到带来暴风雨的云,又从云的形态特点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再说到云的光彩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在说明中,从现象入手,进而触及事物的本质。云的形态和光彩是现象;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就是本质。云的种类很多,但说明层次不乱,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助于把“看云识天气”的事理说清楚。最后画龙点睛,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布置作业

在课外,练习看云识天气。试着根据天空中的云彩形状,判断一下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把结果写在日记本上。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初中语文人教版《绿色蝈蝈》教案一

下一篇:初中语文人教版《看云识天气》教案二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