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学语文人教版《尊严》教案六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1-10-02 16:16:40
  • 修改时间: 2021-10-02 16:16:40
  • 阅读量: 365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小学语文人教版《尊严教案。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不算长的人生历程中,磨难何其多!单是近几年,我们就经历了洪水、SARS、雪灾、地震,现在“甲型H1N1流感”又欲席卷全球。人类在困苦的境遇中遭受着折磨……


(二)解题


逆境折磨我们,我们该如何面对呢?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论厄运》和周国平的《直面苦难》都有非常精彩的阐述。本课时的学习,我们要达成以下目标。


(三)展示目标


在比较阅读中,体会深沉的哲理,培养正确面对逆境的态度。


(四)阅读讨论


1、集体朗读《论厄运》,然后思考:作者主张如何面对厄运?


明确:“征服”、“无所畏惧”、“战胜”、“坚忍”——“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2、浏览全文,讨论:作者主张如何面对苦难?


明确:“咬牙挺住”、“不倒下”、“承受”——以最真实的勇气维护人的尊严。(板书)


(朗读第3——8段)


(五)比较辨析


两文都肯定了逆境对磨练人的意志所具有的价值,都表明了面对逆境不屈服的态度。那么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就板书展开分析,提示学生:具有“最美好品质”的是什么样的人?以“最真实的勇气”维护尊严的是什么样的人?


两文表述的逆境观有不同,《论厄运》认为厄运中存在希望,要坚忍,在战胜厄运中创造奇迹、实现价值、体现美德。《直面苦难》认为苦难会给人们带来伤害,不应美化和炫耀苦难,而应勇敢地承担苦难,以维护人类的尊严。


(六)各抒己见


评价两种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师点拨:英雄可以激励我们,但身处逆境,我们能做什么更为重要。“平民化的逆境观”距离我们更近,更具有启迪作用,因为我们都是平凡人。


(七)总结全文


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面对逆境,希望同学们能记住两位智者对我们的告诫。这里还有一些有关逆境的名言警句,我介绍给大家,以此共勉。


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不过是灰色而已。(里希特)


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松下幸之助)


没有经历过逆境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力量。(琼森)


一颗高尚的心应当承受灾祸而不是躲避灾祸,因为承受灾祸显示了意志的高尚,而躲避灾祸显示了内心的怯懦。(阿霍蒂诺)


当一个人镇定地承受着一个又一个重大不幸时,他灵魂的美就闪耀出来。这并不是因为他对此没有感觉,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高尚和英雄性格的人。(亚里士多德)


(八)反馈练习


你认为应该如何面对逆境,把你的思考写出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小学语文人教版《尊严》教案七

下一篇:小学语文人教版《尊严》教案五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