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学语文人教版《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六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1-09-30 19:24:50
  • 修改时间: 2021-09-30 19:24:50
  • 阅读量: 480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小学语文人教版《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图片、文字、影像等)。

2.学生准备:课前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交流资料

1.齐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你了解恐龙吗?根据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

(出示课件:恐龙和鸟儿的图片)

小结:从交流中,我们知道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然而谁会想到这种庞然大物会与灵活的鸟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学生对恐龙已有的了解,启发谈话,丰富学生的认知。在交流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实现向课文内容的自然过渡。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用完整的语言说说课文大意。

2.再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或工具书把生字词读准确,运用已学方法识字。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

(2)学习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通过多种形式从音形义上交流巩固。

①认读词语。

正音:“凌、恐、凶、盈”都是后鼻音,“笨、仅、敏”是前鼻音,要准确,“崭”的声母是翘舌音。

②辨析字形。

巩—恐、会—绘、顿—吨等。

③猜测词语。

颜色多,灿烂多彩。 (五彩斑斓)

在空中回旋地飞。 (翱翔)

动作迅速而灵敏。(敏捷)

说话或写文章时最重要的部分。(点睛之笔)

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茹毛饮血)

指无需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毋庸置疑)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获得初步感受,训练阅读概括的能力;运用已经学习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教师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强教学活动目的性。

三、理清层次,分析结构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与同学讨论,试着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大量化石显示,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成了飞翔的鸟儿。

第二段(第3、4自然段):科学家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

第三段(第5自然段):科学家希望能从化石中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3.交流概括,渗透分段概括段意的方法。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分段概括段意中,引导学生思考,小组合作分析概括。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看法陈述理由,尊重学生独特感受。教师适时渗透概括方法,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四、通读全文,深入感知

设计意图:再次通读全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为下节课学习作铺垫。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测导入,了解学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词。

凶猛、笨重、描绘、敏捷、崭新、顿时、轻盈、欣喜若狂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

设计意图:巩固复习,了解学习情况,便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二、阅读重点段落,领悟文章写法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理解课文第二段。

1.了解演化过程。

(1)自主阅读,想一想: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类的?

画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再认真读一读。

(2)小组研讨:根据课文内容和表格提示,与同学合作填写表格。(如下表)

繁衍情况

时 间

特 点

第一代恐龙

和狗一样大小,像鸵鸟

数千万年后

两足奔跑

猎食性恐龙(其中一支)

许许多多年后

讨论:根据表格,看作者是怎样清晰有序地介绍这样一个庞大家族的。

(3)学习汇报:

①在恐龙大家族里,哪种恐龙经过演变飞上天了?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提示学生根据表格或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融入自己了解到的有关恐龙进化的知识,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学习作者清楚有序的表达。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小学语文人教版《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七

下一篇:小学语文人教版《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五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