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学语文人教版《母鸡》教案七

  • 微信号:1856526537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1-09-28 19:51:26
  • 修改时间: 2021-09-28 19:51:26
  • 阅读量: 347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小学语文人教版《母鸡教案。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体会母爱的伟大。

3、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

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收集母鸡的资料;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爷爷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在他的笔下,那只既古怪又可爱的猫跃然纸上。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学习老舍爷爷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看看他写的母鸡又是怎样的。

板书课题:

母鸡

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相检查初读情况。

三、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再读课文:

思考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找到作者直接写对母鸡情感变化的句子,用“ ”划出来。

2、指名读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

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自由读这两句话,体会“一向”、“不敢”。

有什么疑问吗?

3、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默读课文1—3自然段,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体会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

预设:

第1自然段,感受到母鸡的无病呻吟。

第2自然段:母鸡的欺软怕硬。

第3自然段:母鸡的炫耀。

4、那又是什么让作者不敢讨厌母鸡了呢?

读一读课文的4~10自然段:

找到最能说明作者不敢讨厌母鸡的原因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

预设:

因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课件出示第9自然段: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读一读这个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或者有什么疑问。

5、老舍爷爷为什么说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呢,再去用心地读读4~10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多读几次,并在旁边做上简单的批注。

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好有关句子。

预设:

从课文的第5、6、7、8这四个自然段来谈自己读书的体会。

6、再次出示第9自然段: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现在你对这句话又有了那些新的体会?

(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四、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1、再读《猫》和《母鸡》,思考:

《猫》和《母鸡》都是老舍爷爷写的,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呢?小组讨论。

2、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结构,叙述动物的特点,表现小动物的特点,情感的表达上和语言的运用上来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预设:

⑴ 文章结构清晰。

⑵ 写小动物的特点时用总分段式。

⑶ 表现小动物的特点时,描写了生动具体的点滴小事。

⑷ 表达情感上,写对猫的喜爱是渗透到字里行间,而写母鸡时是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

⑸ 语言上很生动。

五、作业

1、摘抄词语:

把自己欣赏的词句进行摘抄。

2、阅读其他作家写的文章,如屠格涅夫的《麻雀》,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鸡》,列那尔的《母鸡》。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上一篇:小学语文人教版《母鸡》教案六

下一篇:小学语文人教版《母鸡》教案八

© 2020 gdminshi.com 广东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2